经管学院组织“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暨第二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研讨会

2020年07月23日

近期,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在教务处的集中安排和统一部署下,6月2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暨第二批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研讨会。教务处处长黄廷祝、副处长覃庆国,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龚漪、副院长李平、副院长肖延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刘宗灵、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荆燕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黄健等兄弟学院的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和研讨会。

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认真聆听了经管学院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经济管理学科思政元素的具体实践与切身感受,并指出“课程思政”的建设一定要弄清“干什么”,找准“怎么干”,课程思政就是专业教育中的正能量教育,就是“真善美”、专业课程与真善美教育的结合,老师们要用创新的眼光、多元的思维去开发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其与不同课程结合的切入点,努力“求真、向善、寻美”。在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用真诚沟通发现现实之美,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的核心通识课程——《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负责人尹宇明副教授进行了经验分享。该门课程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川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四川省高等学校第三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从2019年起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团队结合创业到融资的全过程,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提炼了“企业家精神、人民需求与商业机会、创业企业社会责任、法治精神、诚信为本”等思政要素;通过持续关注学生创业实践、探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真实需求,感受中国创业实践中的反思与升华,结合创业者的真情实感,凝练成电学子的创新创业实践,打造有亲切感和时代感的思政案例,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考评机制、创业反馈等各个环节融入思政理念,实现思政教育播种在课堂上、开花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