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巍:历史学家杨志玖

2020年07月23日

197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蒙古史专家柯立夫发表了题为《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汉文资料及其到达波斯的波斯文资料》一文,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法国的伯希和、英国的鲍埃勒和一位中国历史学家关于马可·波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承认和肯定。三人中唯一的中国人,就是著名历史学家杨志玖。

杨志玖(1915—2002),山东淄博人。1931年考入济南高级中学,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随后在西南联大学习。1939年9月,大学毕业一年多的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41年毕业后到南开大学历史系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在南开大学执教期间,他曾经开设隋唐史专题、宋辽金元史、中西交通史、中国土地制度史学等课程,特别侧重于马克·波罗、探马赤军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1941年,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学习的杨志玖在《文史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文章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所述他伴随蒙古公主从泉州返波斯等真实事件,证明他本人确实到过中国。另外,文章还订正马可·波罗离开中国的时间是在1291年初,而不是以前西方人所考订的1292年初。这篇文章是迄今所知汉文记载中唯一能见到的马可·波罗活动的考证和研究,得到了向达、顾颉刚、汤用彤、傅斯年等专家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获中央研究院名誉学术奖。

1944年,此篇文章在英国亚洲皇家学会学报孟加拉版第四卷上用英文刊登,1955年又摘要发表在美国《哈佛亚洲学报》上。1982年,杨志玖在《中国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几个问题》,被当年的《新华文摘》转载,并获得天津市哲学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1965年,杨志玖发表的论文《元代的探马赤军》对探马赤军的语源、语义、组成和性质进行了探讨,是国内第一篇系统研究探马赤军问题的论文。上世纪80年代,杨志玖发表的《探马赤军问题再探》《探马赤军问题三探》《辽金的挞马与元代的探马赤》等多篇论文,有力地推动了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除此以外,杨志玖对隋唐史、宋史的研究方面也颇有造诣。1955年,他编著的《隋唐五代史纲要》一书先后由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较早的有关隋唐五代史的专著。1980年,杨志玖发表的《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论文,在唐史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杨志玖一生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史学人才。他在退休以后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工作,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余热。2002年5月,杨志玖在天津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