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前沿”第十二讲 对“天命观”转移的新诠释:清朝“正统观”再研究

2020年07月23日

2020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线上举行。我校清史所杨念群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对‘天命观’转移的新诠释:清朝‘正统观’再研究”的学术报告。共80余名师生听讲。

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正统观”大致可概括为三大要素:空间疆域上的大一统,时间上的五德终始与阴阳五行天命模式的转换,以及德性的持有。程朱理学的兴起和传播使得有关以“天谴论”为诠释背景的五德终始说在宋代以后渐趋沦落不振,国家军事实力的孱弱和统治地域的狭小也倒逼理学家基本放弃了“大一统”的论述,改以建立“道德主体性”为主要运思方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伦理教化体系,通过凸显汉人文明优越性而把夷夏之间的对立状态推向了极致。其后果是,非汉人族群建立的政权很难进入“正统”叙述的谱系,“正统观”本身包含的空间扩展蕴意被刻意遮蔽,代之以道德的自我修炼与完善。这种观念显然不利于清朝皇帝建构适合自身特点的正统观。为了打破道德至上、严分华夷的宋代正统观,清统治者采取了两大策略,一是重提“大一统”,回归空间之原始义;二是打破“夷夏”界限,重回“尊王”本义。

在杨老师看来,大一统观的重构是与清朝官学的复古阐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恢复《春秋》“大一统”的古义,清帝着意强调拓展空间的作用,把清朝开疆拓土的功绩转述成“正统性”的必要条件,重新定义“正统”的内涵。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北岳恒山祭祀。宋之前祭祀恒山的地点一直在山西浑源地区,但北宋时期浑源为契丹所据,祭祀仪式就被迫转移到了河北曲阳,元明二代也继续将曲阳作为祭祀地点。但在清代,这一问题却引起发了争议。因为如果仍把祭祀地点放在曲阳,就等于承认北宋正统,认同了北宋偏安的政治路线,所以很多臣子谏言,一定要在浑源祭祀。顺治帝最后采纳了此一建议,象征着把原来的南北对立彻底打破,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杨老师指出,历代士人论述“正统观”皆无法绕过对《春秋》大义的解释。宋代学者注释《春秋》颇有分歧,北宋士人重《春秋》“尊王”之要旨,南宋士人则重“攘夷”之义。清帝的具体论述策略是打破宋明理学以“地”系“统”的思维,强调“圣人不必出于一地”,亦可出现在中原文明的边缘地区,以论证满人接受“天命”的资格。杨老师以曾静与雍正的辩论为例,指出雍正的论证路径是:如果圣人只能出生在关内,就可能为关内帝王不守德行提供借口;同时夷狄身份自古没有那么明确的区分,并利用孔孟在“夷夏”进退观点上的差异性,以孔批孟,突出孔子夷夏可以相互转换的主张。雍正还借孔子语义批评明代失德。由此证明,明朝帝王无资格作华夏盟主,满人当政不过是历朝王权循环转移的正常过程。而主张夷狄禽兽论的曾静也最终向清帝妥协,承认了“文明多地起源论”。